亞當·斯密最早提出了分工論,在當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,因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,所以到20世紀初亨利·福特就把生產一輛車分成了8,772個工序。分工論成為統治企業管理的主要模式。
這真的是工業時代的洞見,透過分工最輕量化每個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,讓一群人能做到原先獨自做不到的事情。
但進入資訊、網路時代,乃至現在的人工智慧年代,過度的分工反而是降低了效率,也抑制了創意,同時也讓工作者本身的能力開始停滯,也因為分工而產生了許多穀倉,帶來不少的組織管理與政治問題。
這段時間我跟很多團隊說過一段話:
處理問題時先別想著組織架構,先思考怎麼達到目標,接著才是分工,如果最好的分工方式與目前的組織架構有衝突,那該調整的是組織架構,而非遷就組織架構。
過往的思路是問題 →組織架構 →分工 →解法,但要有效率的解決新的問題,順序上應該調整成問題 →解法 →分工 →組織架構,我明白這件事並不容易,但卻是企業轉型必然要面對的一個過程。你很難期待分工方式改變,但不改變組織架構。
兩種最高效的場景
在我過去接觸過千千百百種流程裡,其中有兩類場景最高效:
第一類,製造業的生產線,就是分工理論所面對的場景,每個關卡、每個環節都被精密計算,關卡與關卡間毋須溝通,也甚少出現停頓等待前一個關卡的狀況。各關卡只需負責完成它所負責的那項任務,內容的變化性極少,突發狀況也幾乎都被控制,成果的可預測性極高,可以大規模、重複的產出相同的成品。
第二類,全棧型員工,毋須分工,毋須溝通,可以自己一個人從釐清需求、設計架構,到編寫前後端代碼,同時搞定測試與佈署等所有事情。少了溝通這個環節,他不用分心向其他人說明自己的想法,不會有衝突,也不用相依於其他人的工作,這種狀況下,工作還能不高效嗎?
然而,這兩種場景都有很大的侷限性,第一類場景並無法很有效的應對高變化性的環境與需求,即便在今日,多樣少量的按需生產仍有極高的困難度,想當然也很難適用于現今多變的軟體與互聯網環境。
第二類場景的侷限性則在以下兩點,第一,生產力有限,面對較大規模的工作量時,團隊分工顯然會更高效;第二,專業性問題,全棧型員工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技能點都點滿,例如設計工作他能做到80分,應付初期的需求可能堪用,但當產品逐漸成熟,我們需要設計能提供90分的水準,此時顯然就需要更另一位更專業的設計師參與才行了。
幾種不同組織架構
過去我曾寫過幾篇關於組織架構與分工的文章,其中我曾列出不同的組織架構適合的場景與優缺點,組織架構是服務於商業目標的,必須根據現況做隨時的調整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