們想讓你知道的是
2024總統大選倒數不到一個月,駐台灣的外國記者們表示,國際間關注候選人的兩岸政策,觀察誰才是「最能確保台海和平」的候選人?外媒也好奇世代焦慮是否影響年輕選民,因厭倦藍綠轉向第三勢力?
(中央社)大選剩不到30天,外媒報導聚焦兩岸,好奇為何不見實質政策討論?真有執政8年魔咒?青年焦慮是否讓第3勢力殺出血路?也期待體驗開票激情迸發、隔天平靜如常的台式民主。
近年中國緊縮國安措施、香港實施國安法後,大批外媒移駐台灣,全球政經情勢變動、美中角力之際,台灣早成為地緣政治熱點,總統及立委選舉將登場,現在更是外媒主戰場之一。中央社近期訪問數間外媒,了解國際社會看大選的視角。
繞不開中國話題,聚焦台海和平
德國之聲(DW)台北辦事處主任鄒宗翰表示,外媒最主要的切入點是選舉對兩岸及台海局勢的影響,國際社會最關心哪一組候選人「最能確保台海和平」,許多外媒都加派人力,預計會待到選後。
鄒宗翰說,國民黨、民進黨的兩岸立場眾所皆知,外媒關注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的政策,但尚未看到他有清楚表態,柯對北京的立場讓人「霧裡看花」。
台灣外國記者會(TFCC)會長周浩霖(Thompson Chau)說,台灣是亞洲重要民主政體、全球的晶片製造中心,處於中國侵略擴張的前線。下任總統的外交、國防和安全政策將對台灣、區域及全球供應鏈產生巨大影響,成為外媒關注焦點。
周浩霖說,多位外媒記者也關注中國的假訊息宣傳、介選及認知戰「如何在台灣上演」。近期多國記者詢問大選結果及影響的信件更是如雪片般飛來。
日本共同社台北支局長渡邊靖仁指出,「日本可以說是最關心台灣選舉的國家之一」,因為台海及區域安全對日本有很大的影響。
瑞士廣播電視集團新聞網站瑞士資訊(SWI swissinfo.ch)記者考夫曼(Bruno Kaufmann)說,台灣因地緣政治受到重視,但瑞士多數人對台灣知之甚少,也不熟脈絡,比較關注台灣如何回應中國威脅、台灣高科技業在全球的地位等議題。
菲律賓UNTV新聞網駐台記者巴斯克華(Amiel Reyes Pascual)說,UNTV關注候選人的移工政策,也關切兩岸關係,當中國用經濟等各種手段「霸凌」台灣時,移工及在故鄉的家人也受到影響,例如,中國暫停進口部分台灣商品,導致訂單減少,移工就得縮減工時,薪資也縮水。
選舉未談香港議題,港人關注不比2020
從香港移居台灣的黎姓記者(化名)說,他將為香港一間主流媒體及網媒報導大選,打算著墨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、民進黨的賴清德以及柯文哲如何應對「越來越富侵略性的中國」、他們對中、港的態度,台灣從香港經驗學到什麼教訓,以及在台港人如何看大選。
他說,近年越來越多港人移民台灣或到台灣讀書,他們關心下任總統是否會放寬港人移居台灣的措施,以利台灣吸納人才,或者會因國安理由而緊縮政策。
台灣上次大選前適逢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,總統候選人都對香港情勢表態,那次選舉在香港也成為熱門話題,到台灣觀選的香港人數更是破紀錄。
黎姓記者說,2020年很多香港人「投射自己的情緒」到台灣大選,這次港人對台灣選舉的關注度降低,原因之一是香港自由派媒體近年都已被迫關閉,保守派媒體對報導台灣大選有所顧慮,此外,這次3組候選人「也都沒有提香港議題」。
不見實質政策討論,候選人「網紅化」
選戰戰鼓響,各黨緊鑼密鼓拋出牛肉,從國防到育嬰無一不包。但許多外媒觀察到,民眾關心低薪、高房價及高通膨等議題,候選人卻缺乏實質的政策討論。
丹麥大報百林日報(Berlingske)亞洲記者蕭伯赫(Alexander Sjöberg)認為,兩岸議題受矚目程度已造成排擠效應,使整體社會難以就社福、稅收乃至政治政策革新等重要議題進行嚴肅辯論,「這是台灣這次選舉的主要問題」。
為網路版德國日報(die tageszeitung)、德國公共廣播聯盟(ARD)供稿的紀者裴櫟鷗(Leonardo Pape)也說,候選人提出的政策有列些目標,卻缺乏內容。他好奇,候選人為何從不談稅收財源。政府必須對稅收制度有清晰概念,才知道哪裡有錢可用於社福政策。
裴櫟鷗說,德國每個政黨選前都會提政綱,內容非常清楚,民眾甚至能比較新、舊政綱差別,告訴政黨「嘿,這份政綱才不是新的」。在台灣,候選人提政策的方式似乎比較「即興隨意」,「今天談這議題感覺好像不錯,來提個政見」。
供稿給法國費加洛報(Le Figaro)、法國世界外交論衡月刊(Le Monde diplomatique)、香港自由新聞(Hong Kong Free Press)的法國記者何羅拉(Alice Hérait)也有類似看法。她說,選⺠最終選擇的是他們是否要與中國發展較親近的關係。
何羅拉說,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讓台灣選民更嚴肅看待台海衝突的可能,擔心如何避免戰爭、戰爭時怎麼辦。選民著眼候選人的中國路線,很多兩岸之外的議題被擱置,例如死刑存廢幾乎沒有辯論過,「台灣就是這點既惱人、又令人著迷」。
總統候選人少談政策,也選擇性接受訪問。鄒宗翰形容為候選人「網紅化」,挑選特定媒體或網路節目受訪,例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,讓專訪成為向台灣盟友喊話、找加分的平台,較不願花時間上德國之聲等公共媒體討論政策。
未曾有政黨執政超過兩任,8年魔咒靈不靈
“2024總統大選”的相關議題
- 2023-12-16吳欣盈赴COP28遭阻饒批外交部失能;駐加拿大代表投書外媒稱「不應將貢獻者排除在集體努力之外」
- 2023-12-16立委候選人財產申報:韓國瑜、柯志恩、陳昭姿存款破千萬,「最窮立委」洪申翰現金申報8000元
- 2023-12-16外媒報大選:關注兩岸政策、年輕選票動向、8年執政魔咒、選舉激情選後平靜的「台式民主」
- 2023-12-16談侯康配「555買房方案」(下):「文化大學城」現形錄,與大量開放陸生的詭計
- 2023-12-15區塊鏈版「未來事件交易所」用「幣」賭台灣總統大選結果,傳出台灣用戶下注後遭警約談
留言列表